出行经验

手握方向盘的正确姿势(老司机都是10点四点握方向盘)

2024-04-15 07:12:16222
手握方向盘的正确姿势?如果把方向盘看成是一个面向司机的钟表,那么应该是左手握方向盘9点钟位置,右手握方向盘3点钟位置,手掌稍用力收紧,拇指自然搭放,这就是行车时握方向盘的正确姿势。那么,手握方向盘的正确姿势?一起来了解下吧。

手握方向盘的正确姿势(老司机都是10点四点握方向盘)

手握方向盘的正确姿势视频

首先握方向盘的姿势就不对,应该两手呈“9点1刻”位置握紧方向盘,在转动方向盘的时候,两手不松开,可以向两边各转动180度,这样的转向幅度,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已经够用了。少数情况——比如过盘山公路的掉头弯,或者停车入库的时候,两手交替重复这一动作即可,这就是所谓的“整把打轮”。为什么要双手握紧呢?因为方向盘对司机而言是最重要的,一刻也不能放松,在紧急情况下,方向盘脱手是非常危险的。另外,双手紧握方向盘,也是确保驾驶姿势正确的一个前提。学过几何的人都知道,3点支撑是最稳定的,人坐在驾驶座上,臀部是一个支点,而握紧方向盘的双手就是另外两个支点,少了一个你的身体实际上就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中。所以,开车时一只手揉轮、抹轮,看起来似乎潇洒,实际上都是不正确的方法。正确的转向动作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双手呈“9点1刻”握紧,在转向过程中不要松开方向盘,随方向盘一起转动,回正时也是如此;如果“一把轮”还不够的时候,上方手臂不动,下方手臂换到上方握住方向盘,此时两手还是“9点1刻”位置,继续打第二把……看看开赛车的车手,除了在换挡的时候,双手永远是呈“9点1刻”握紧方向盘的,只有这样,才能最准确、最快速的实现转向和回正的动作。日常驾驶虽然没有那么激烈,但是养成好的习惯,遇到紧急情况时,你才能做出最迅速和最正确的动作。

开车时手握方向盘的正确姿势

新手会选择四、九点式:左手握住方向盘的九点钟位置,右手握四点钟位置。还有些人会选择左手搭在方向盘的顶端,右臂靠在中间的扶手箱上。老驾驶员会选择把座椅向后调一些,身体半躺着,用手握着方向盘的下端。

正确把握使用汽车方向盘

但是这些都不是安全的开车姿势。

如果把方向盘看成钟表盘面,正确的手势左手握在九、十时之间,右手握在三、四时之间,在发生碰撞时,这样的姿势更有利于支撑身体。如果只用四指握住方向盘,大拇指挑起贴在方向盘上,当车轮撞到石头或高台阶时,前轮有时会突然转向一侧,带动前轮快速旋转,就有可能将拇指打折。

很多新手因为车感差,为了看到车头,就尽量将座位调整得靠前一些,几乎是抱着方向盘开车;还有一些老司机,跑长途时喜欢将座椅靠背向后倾斜,采用半躺的姿势开车,这都是不安全的做法。正确的做法是,先将座椅靠背的后倾角调整到110度左右。有科学实验表明,这个角度最符合人体工程学,身体不易疲劳;再将身体靠紧座椅的靠背,将座椅坐满、坐实;然后将腕关节搭在方向盘的顶端,调整座椅前后距离,使肘关节仍能保持弯曲。

高速上手握方向盘的正确姿势

展开全部

1、新手初次上高速,最好有老司机陪同,而且走右车道,不要走快车道。

2、如果您需要长途旅行,上高速之前,找个宽敞的地方,将车停下来,先方向左打到底,低下您高贵的头,用电筒仔细看看轮胎内外侧有无外伤、大的石子、鼓包。然后向右打到底,如法检查另一侧。查看轮胎外观的同时注意一下胎压是否合适,有胎压计的最好测量一下。这样可最大限度地避免高速爆胎!

3、单向双车道(不含应急车道)的高速公路,绝大部分时间选择右车道行驶,单向三车道的选择中间车道行驶。因为这样左右离高速护栏的距离都远一些,万一有点分神,不至于刮擦护栏。实际上,长途驾驶,100迈和120迈,多花的时间并不多,但是120迈多出来的油耗可比100迈明显要高!普通私家车,经济车速,普通道路上是60迈,高速路上90-100迈。如果您不在乎油耗,如果您确实赶时间,当然可以一直跑快车道!

4、心态平和,遇到频繁变道,总让您刹车躲避的主儿,平心静气地问候一下他家的女亲属就可以了,千万不可较劲,甚至竞速!

5、不随意变道,勤观察左右后视镜和车内后视镜。我这样说,可能很多朋友会说,那是针对新手吧?你这样开,是不是会被人觉得技术太差?其实不是。诸位,后视镜都有盲区,加上路上的驾驶员朋友熟练程度参差不齐,再加上个别熟练驾驶员满不在乎容易分神。每次变道,其实都或多或少隐藏着危险。勤于观察后视镜,就是要做到前后左右的状况心里有数,所谓眼观四路耳听八方。

6、刹车一定要养成先观后的习惯!哪怕您的车速并不快,您并不能保证您后方的驾驶员是新手,或者疲倦驾驶,或者分神了。如果后车跟车太近,可断续点刹,让刹车灯明灭来提示后车。如果后车继续跟进没有刹车的迹象,请短促连续鸣号提示。如果还是没有反应,可考虑变道躲避。虽然国内的道法规定追尾后车是全责,但是能避免还是最好,毕竟定保、维修还是很头疼的事儿。

7、上高速之前恰逢暴雨,最好找个安全的地方停车等候。如果已经在高速公路上,立刻开启双闪灯,降低车速。必要时就近进服务区等候。我遇到过好多次特大暴雨,前方道路不清,后方车辆根本看不见,后视镜形同虚设。千万别在应急车道停车等候,那样更危险。

8、先熟悉路程,在什么地方出高速,要心中有数,注意观察出口提示牌,提前变道。老生常谈,错过路口万万不可倒车。只有在前方出高速再折回来。哪怕只错过了10米,都不能倒车。

0、即使您不需要出高速,您仍然需要关注出口提示牌,并在出口之前提前并道到左侧车道。尤其是出口前方您的左侧或正前方有车的情况下,您更应该并道到左侧车道,并减速,集中注意力注意观察。因为,可能您前方的车辆没注意观察出口提示,等到到了跟前,才发现是出口,可能采取急刹车、急变道的不当措施。他们的错误,如果让您来承担后果,您是不是成了冤大头了?

10、任何情况下,在能急刹车避让的情况下,就不要并道躲避。永远记住:高速路上,重刹车,轻转向!刹车要当机立断,该踩到底就毫不含糊踩到底(没有ABS的车辆需要点刹以免抱死)!刹车躲避不及的,同时并道躲避,需要预见前方车辆的意图,提前采取措施。刹车的同时,最好闪灯、鸣笛,提示前方违章车辆暂停不动,同时,鸣笛也能警示后车注意才是措施避免追尾。

11、握方向盘的姿势,有的教练建议左右手握九四点的位置。国外的经验是握九三点的位置。我的实际经验,还是建议握九三点的位置,因为这样的握法左右转向都最灵活。不要养成搓轮、掏轮、松手回正的不良习惯,因为紧急关头这些习惯不能准确迅速转向。高速公路上行驶,一定要全程双手握盘!我研究过很多例高速路上爆胎失控的案例,绝大多数都是单手握方向盘造成的。因为一旦爆胎,反向盘会有很大的转向力转向一侧,导致失控。如果您始终双手握方向盘,爆胎的时候能最短的时间内控制住方向。控制住了方向,就能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单手握方向盘,爆胎是极难控制的。有的朋友会说,一直双手握盘,给车上的朋友看到显得自己技术不够熟练似的,没有单手那么潇洒!也许是吧,但在潇洒和安全这两个问题的选择上,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我常常跟身边的朋友讨论:什么才是一个技术过硬、成熟的驾驶员?不是他超车多么洒脱,不是他姿势多么优雅,更不是他常常有惊无险地甩新手的盘子,而是,十年之中,他没有一次负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而是在他退休之后,他的每个器官还健全着,体内没有钢板!这才是一个技术高超的驾驶员最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12、任何情况下,哪怕不是在高速路上,车辆启动前系好安全带,车辆熄火后才能解开安全带。据研究统计,在车辆无气囊的情况下,系上安全带,能避免40%的事故伤亡;安全带加上气囊,能避免60%的事故伤亡;仅靠气囊而不系安全带,能避免18%的事故伤亡。可见,安全带+气囊是最最有效的被动安全措施,作用远远大于其他高科技装备!好的习惯可能给你带来一些小不便,但是关键时候能救命。生命只有一次,不会给你再来一次的机会。

13、遇到有前方汇流标志,一定要观察好汇流方向的行车状况。避免跟支道上还没加速起来着急并线的车辆发生擦挂。

14、到达高速路出口前方时,一定一定要注意前方和后方是否有过于靠近的车辆,最好养成习惯在出口前方并线到快车

手握方向盘的正确姿势是什么

首先,握方向盘的姿势应该两手呈“9点1刻”位置握紧方向盘,在转动方向盘的时候,两手不松开,可以向两边各转动180度,这样的转向幅度,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已经够用了。

学车打方向盘的方法和正确姿势:

1、保持身体直立的积极转向,靠在椅子的背背光。此时,座椅高度可以前后调整到正确的状态。

2、眼睛直视前方,左轻握方向盘左上方,方向盘上方的右手轻握和双手放松,自然下垂,此时,左手和右手大拇指应自然直对方向盘的上部,其余四指应该从外到内轻握。

3、手里的动作应相互平衡,避免不必要的晃动。如果方向盘由路面不平的影响,并且前轮偏转冲击振动,应紧握方向盘,使车辆的方向盘的振动剧烈转动时受伤的手指或手腕上,当左前(右)偏斜时,应向右(左)修正方向,跑回来的时候要靠近前线,然后逐步将方向盘回正,则修正应直接扣除修正方向期间很少回来打,容易犯很多人盯着眼前的问题,再次前明显歪斜校正方向时,此时大都晚了。

手握方向盘的正确姿势12点和3点

正确是左手9点,右手3点,但是这样的姿势容易令你疲倦,更让人感觉你开车紧张,正常来讲,我开车左手放在9点的位置,而右手是灵活运用的,因为开手动的车右手是要兼顾档位的,总知,你认为点样握能让你自已开得轻松而且遇到问题是能及时纠正的就可以了.我留意过很多司机握方向盘了,都是各有千秋.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做到"平安".

以上就是关于手握方向盘的正确姿势的相关介绍,向右转动方向盘时,左手向上推,右手顺势往下拉,两只手同时用力,当两只手臂即将交叉时候,放开右手,在6点位置左右;待左手推方向盘差大约转动180度左右,用放开的右手去接应方向盘的9点位置。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真伪需自行辨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